2010年1月27日 星期三

獵書周記3 國際書展.張愛玲熱.對抗平庸

圖書業是很重要的文化產業,2009年尚未有數據,以2008年為例,中國圖書定價總金額逾790億元(人民幣,折港元逾800億元),美國圖書銷售額雖然下跌了7億美元,只有243億美元(近1900億港元),日本、德國、英國、法國的圖書銷售額由逾100億至50億美元不等,毫無疑問,圖書業是一門堪可反映文化力量(乃至國力)的大生意。

難怪全球主要城市都舉辦國際書展或書籍博覽會,幾乎每個月都有兩三個在全球各大城市登場,一月底開幕的就有四個——台北國際書展(主賓國是法國)、加爾各答國際書展(International Kolkata Book Fair,主賓國是墨西哥),新德里國際書展(New Delhi World Book Fair,主賓國是俄羅斯),開羅國際書展(Cairo International Book Fair,主賓國是俄羅斯);書的盛宴,接踵而來,二月有立陶宛文學博覽會(International Vilnius Book Fair),三月有萊比錫書展(Leipzig Book Fair)、布魯塞爾書展(Brussels' Book Fair)、阿布扎比國際書展(Abu Dhabi International Book Fair)、巴黎圖書沙龍(Salon du Livre Paris)……

台北書展尚未揭幕,已公佈了六本「年度之書」,小說類得主為甘耀明《殺鬼》、張愛玲的《小團圓》及陳淑瑤的《流水帳》,非小說類則由王鼎鈞的《文學江湖: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》、藍佩嘉的《跨國灰姑娘》及野夫的《江上的母親》。張愛玲的《小團圓》是眾望所歸,未知此書會否參加今年的「香港書獎」(一月十五日截止報名),如符參加資格,敢信必以高票上榜;藍佩嘉的《跨國灰姑娘》是一本極有分量的報告文學,「跨國灰姑娘」就是台灣的女性外傭(尤其是菲傭),卜蒙斯達傾情推薦此書,也希望香港以此借鑑,不久也有類似的關懷「邊緣族群」的好書。

「張熱」升溫,好戲連場

張愛玲辭世十五年,今年是九十歲冥壽,「張熱」不斷升溫,香港電影資料館於一月十六日至三月七日舉辦「借銀燈──張愛玲與電影」專題節目,選映十多部由張愛玲編劇或改編自她作品的影片,據聞「祖師奶奶」的電影文學劇本正籌備出版。

張愛玲遺產執行人宋以朗去年在《小團圓》出版時曾透露,2010年則將出版張愛玲迄今未發表的自傳小說《易經》(The Book of Change)和《雷峰塔》(The Fall of Pagoda)的中英文版,2011年將出版張愛玲與宋淇、宋鄺文美的書信集,估計有六百多封。據悉《易經》本是一本書,後分為兩本,上半部《雷峰塔》講述上海童年家庭故事,內容與《私語》、《小團圓》有重複之處;下半部《易經》講述港戰故事,內容與《燼餘錄》、《對照記》也有重複之處。《雷峰集》英文版將於三月出版,出版社已開始徵訂,中文版仍在翻譯中。

卜蒙斯達手邊有一本沈雙主編的《零度看張:把張愛玲熱回歸零度》,剛由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,內收王安憶、韓麗珠、黃子平、也斯、孫甘露、止庵的「看張」佳篇,另有沈雙與梁文道對談,此書正好拉開兩岸三地學院與民間共同努力的「張愛玲年」序幕,好戲陸續有來,「張迷」不愁冷場。

廚房裡的人類學民族志

《廚房裡的人類學家》是台北書展「年度之書」非小說類的入圍作品之一,作者莊祖宜半路出家,她隨夫赴波士頓,遇上劍橋廚藝學院,驚為天人,遂放棄原本已達論文階段的人類學愽士研究,改學廚藝。此書不僅是作者由學廚到成為廚師的記錄,更是作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反省與變化──由沉悶而散漫的博士研究生,變成注重紀律,細節與人情,在學廚中重新學做人。

卜蒙斯達語錄:讀一本書,常常把你引向更多的好書。麥克.儒曼(Michael Ruhlman)本來是記者,跑進美國餐飲學院,同時學習,同時寫書,《大廚的造就》(The Making of a Chef)道盡了廚藝養成的辛苦與專業廚房的倫理文化。

電影《隔代廚神》裡的茱莉和茱莉亞也是半途出家的。茱莉亞.柴爾德(Julia Child)的口述傳記《我在法國的歲月》(My Life in France)也值得推薦,她37歲才學做菜,用十年的時間完成《精研法式烹飪藝術》(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),繼而啟發了三十歲的茱莉,也影響了三十二歲才學廚的莊祖宜。

三十而立,三十歲也可以是人生的開始,一生人做好一件事就好,或去學廚,或去寫書。莊祖宜說廚藝專業是一種特有的文化,廚師則是跨國的民族,那就來看看她與烹飪同志所書寫的「廚房裡的人類學民族志」。

做書店如做人

初讀《我愛做書店──中小書店生存之道》,以為作者是小書店的經營者,後來才知道作者徐智明、高志宏是夫婦檔,在內地七個城市設立了直營店。二人同是做廣告出身,九十年代初期發現廣告書籍不多,便借了二十萬元,開了全國第一家廣告書店。本書即是他們打造自己品牌所得之經驗。

這本書不只是看兩個廣告人如何建立書店品牌,更可供不同行業取經。中小商店都得面臨全球化的問題:因交通、物流的發達,店與店之間的同質化日漸鮮明,位置、品種、規模越來越難以成為某一家店獨有的特色。每間店只能站在被選擇的位置,主動權握在顧客手上。但中小商店不一定沒有反抗之力,徐智明夫婦提出中小規模的書店有兩個法寶:人性化服務和個性化服務。這兩樣又是大規模商家難以提供的。這本書也教卜蒙斯蓮想起淡水河畔的「有河book」(也是夫婦檔),也聯想到「活在書堆下」的羅志華和青文書屋,每間小書店都有它的故事。

這裡引一段書中的說話:「做書店或者開任何類型的店鋪一樣。如果認為只有一種標準和對的開法,恐怕很難在大店林立、小店如雲的市場上找到立足之地。但如果能跳出常規路數,一定可以找到一大堆別人沒做過的事去做,不但不愁立足之地,而且地盤一定不會太小。那些標準之外的辦法,就是個性化服務。」那就很好,開小餐館和小書店是很多役役營營的小人物的夢想,做好一間小店一如做人做事,永遠不應只有一種做法,讓夢想成真,也許對抗平庸的唯一秘訣。

2010 01 17 明報 星期日生活 讀書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