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月27日 星期三

獵書周記4 孔子很紅,賭波秘聞更紅

孔子很紅。周潤發主演的《孔子:决戰春秋》聲勢浩大,雖然孔誕(農曆8月27日)還沒有成為法定假期,可孔教及其文化精神已經在全球遍地開花了。

英國有英國文化協會,法國有法國文化協會,德國有歌德學院,西班牙塞萬提斯學院,中國有孔子學院,至2009年12月,已經有8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282所,致力於弘揚漢文化的孔子學院正好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「軟實力」。

批孔.尊孔.媚孔

孔子很紅,紅得教韓國人說「孔子是韓國人」,不用生氣,好好的讀孔學孔就夠了。在《孔子:决戰春秋》帶動下,書市也湧現了「孔子熱」,教人目不暇給,由2009年底至今,卜蒙斯達翻過的有以下幾種:

新鮮熱辣的有中華書局的《孔子》,作者胡玫正是《孔子:决戰春秋》的導演,據說電影劇本先後修改了廿五稿,此書是根據劇本創作的長篇小說。新世界出版社的《孔子》由傳記作家楊雪舞撰寫,標榜「全景觀展現孔子一生」。

中央編譯出版社的《素王孔子》,作者孔健是孔子七十五代直系孫,此書以家史為依據,附有孔子年譜及家譜簡介,在中、日、韓同時發行,是一部全面滲透東亞三國儒家文化圈的「先祖史傳」。

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的《孔子新傳》,作者孔祥驊也是孔子後裔,曾參與《孔子大辭典》編寫;此書根據《左傳》編年與司馬遷的《孔子世家》,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子。當然也有延伸閱讀:兩岸史家金景芳、張其昀也寫過《孔子新傳》,不標榜「新」的,還有錢穆的《孔子傳》。

作家出版社的《親愛的孔子老師》,是小說,吳甘霖以孔門得意門生子貢的視角,為孔子刻劃出一個親切、鮮活而睿智的「老師形象」。線裝書局的《孔子為什麼這樣紅》,作者陳清華是海南省《南國都市報》評論版編輯,此書以說故事的方式解讀孔子、詮釋《論語》,關心的倒是「國學」。台灣海信圖書的《孔子不吃烤乳豬:論語的處世智慧》,作者林在勇借《論語》所記「陽貨欲見孔子,孔子不見。歸孔子豚(即烤乳豬)」為題,寫法活潑。

值得一提的是,《孔子:决戰春秋》的編劇之一陳汗是香港作家,當過導演,憑吳宇森的《赤壁》紅透中國編劇界,他的詩集《佛釘十字》和小說集《滴水觀音》先後獲得文學雙年獎,他早前在博客中寫了一篇《我們尊孔,但不媚孔》,對,從「批孔」(打倒孔家店)到「尊孔」(以儒家文化作為「和諧」手段),四十多年過去了,這就是歷史,卜蒙斯達從中深感歷史的荒謬,尊而不媚,這就是香港仔精神。

半公開的秘密 熱賣的書

孔子很紅,賭波秘聞更紅——書市另一熱點是揭露中國足球的「賭波」內幕,中國足球這些年來傷透了球迷的心,在一片反假、掃賭、打黑的吶喊中,火爆的「賭波」話題作充斥大小書店,綁架球員、槍指教練、國足隊長失蹤、球員逃亡、搞波只為賭波……威迫利誘,無所不可其極,操控賽果的幕後莊家所操控的,是數以百億計的黑市投注額,這些「半公開的秘密」寫成熱賣的書,卜蒙斯達作為球迷,依然覺得駭人聽聞。

國家體育總局前局長親自撰寫的《袁偉民與體壇風雲》也揭開不少體壇秘聞,據說銷情不俗。「假波」內幕的作者大多是熟知內情的人士,有知名體育記者,也有球隊的前高層,可信性如何就不得而知了。

最矚目的大概是知名足球記者李承鵬、劉曉新、吳策力合著的《中國足球內幕——風暴中的打假掃黑》,雖是合著,此書很大程度是李承鵬手筆,他是著名足球記者、綽號李大眼,早在五年前,曾在《足球報》撰寫《黑哨風波》,結果是因為上層的壓力,被報社停職。李承鵬比較老實,他掌握了很多內幕資料,都直寫出來,他說「很多事情憋在肚子裡,就是屎,如果講出來,寫出來就是史,『歷史』的『史』」。他坦言拿了十二萬元稿費,出版社說為三本作者各購一百萬(人民幣)保險,那只是為銷書而炒作的花招,他直言每份保險只需四千多元保費,三份也不過萬多元。

郝洪軍是《遼沈晚報》資深體育記者,他的《球事兒——中國足壇反賭打黑第一現場》也在熱賣中,此書是根據及追查一封舉報信而寫成的,舉報信直指青島地下賭波有三個的莊家,其中兩個接受國內外足球賽投注,網絡極為複雜,幾乎無處不在。

另有兩本由球隊前負責人撰寫的內幕小說,《賭球》的作者是八一足球隊前總經理李德久,內容與「反賭風暴」有諸多雷同之處,作者也說,雖然是小說,但大部分內容是真實的。《足球門》的作者是前河南建業足球隊董事長張宇、他也是作家,小說也指涉了很多半公開的黑幕。

生活是愛,書寫和閱讀也是愛

方盈去世了,她的好朋友亦舒曾說:「方老盈在夏天像個護士,在冬天像個修女。」方盈是前邵氏影星,給人的印象就是像護士和修女一樣素淨而正派,她也是美術指導、室內設計師,短短一生,彷彿活了三世,紀念一個這樣的人?可以重看她的電影,也可以讀她的書;她的《自在住》脫胎自為《號外》撰寫的專欄Apartment Life,全書分三部分,「自在住」、「簡單過」和「隨意說」,自在、簡單、隨意而不乏幽默感,常常點出很多人忽略了的基本價值——簡約即美,這就是現代城市人早已遺忘的生活課題。

林郁庭的《飲食男女A-Z》像26道精緻的開胃菜,作者名其曰「蔬果齋志異」。Asparagus(蘆芛)、Blood Orange(血橘)、Carrot(胡蘿蔔)……乃至Zucchini(胡瓜),每樣蔬果,或憑其形狀,或憑其氣味、色澤,作者為入席者閃現一張又一張眾生裡的臉孔──皆沒名字,一慨以字母為名。無論A小姐,B先生,還是C小姐,D先生,每人都有一個秘密:長條形的疏果被當作有生命的某物,香瓜的香味指向陷入深淵的童年以及同性密友私處的氣味,大根引發的嘔吐源自一段惡夢般的異國跨族婚姻……這樣的故事在生活裡有太多太多了。但A小姐不可能是B先生,B先生也不可能是C小姐,只是他們各自都有著人生的失落感,藉由可見(可食)之物演譯那永遠填不飽的慾望。

《飲食男女A-Z》這書名不難令人想起另外兩位飲食男女,其一是沈宏非的散文隨筆集《飲食男女》,是《南方周末》的同名專欄結集,另一則是蘇青的《飲食男女》,同是專欄結集,前後相差六十年,三種寫法,三種飲食態度,三種世間男女的纏綿,三生萬物,這A-Z就是男女間心底的躁動。

卜蒙斯達語錄:生活就是愛,書寫和閱讀也是愛,《自在住》和《飲食男女A-Z》要說的,就是生活之愛。

2010 01 24 明報 星期日生活 讀書

獵書周記3 國際書展.張愛玲熱.對抗平庸

圖書業是很重要的文化產業,2009年尚未有數據,以2008年為例,中國圖書定價總金額逾790億元(人民幣,折港元逾800億元),美國圖書銷售額雖然下跌了7億美元,只有243億美元(近1900億港元),日本、德國、英國、法國的圖書銷售額由逾100億至50億美元不等,毫無疑問,圖書業是一門堪可反映文化力量(乃至國力)的大生意。

難怪全球主要城市都舉辦國際書展或書籍博覽會,幾乎每個月都有兩三個在全球各大城市登場,一月底開幕的就有四個——台北國際書展(主賓國是法國)、加爾各答國際書展(International Kolkata Book Fair,主賓國是墨西哥),新德里國際書展(New Delhi World Book Fair,主賓國是俄羅斯),開羅國際書展(Cairo International Book Fair,主賓國是俄羅斯);書的盛宴,接踵而來,二月有立陶宛文學博覽會(International Vilnius Book Fair),三月有萊比錫書展(Leipzig Book Fair)、布魯塞爾書展(Brussels' Book Fair)、阿布扎比國際書展(Abu Dhabi International Book Fair)、巴黎圖書沙龍(Salon du Livre Paris)……

台北書展尚未揭幕,已公佈了六本「年度之書」,小說類得主為甘耀明《殺鬼》、張愛玲的《小團圓》及陳淑瑤的《流水帳》,非小說類則由王鼎鈞的《文學江湖: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》、藍佩嘉的《跨國灰姑娘》及野夫的《江上的母親》。張愛玲的《小團圓》是眾望所歸,未知此書會否參加今年的「香港書獎」(一月十五日截止報名),如符參加資格,敢信必以高票上榜;藍佩嘉的《跨國灰姑娘》是一本極有分量的報告文學,「跨國灰姑娘」就是台灣的女性外傭(尤其是菲傭),卜蒙斯達傾情推薦此書,也希望香港以此借鑑,不久也有類似的關懷「邊緣族群」的好書。

「張熱」升溫,好戲連場

張愛玲辭世十五年,今年是九十歲冥壽,「張熱」不斷升溫,香港電影資料館於一月十六日至三月七日舉辦「借銀燈──張愛玲與電影」專題節目,選映十多部由張愛玲編劇或改編自她作品的影片,據聞「祖師奶奶」的電影文學劇本正籌備出版。

張愛玲遺產執行人宋以朗去年在《小團圓》出版時曾透露,2010年則將出版張愛玲迄今未發表的自傳小說《易經》(The Book of Change)和《雷峰塔》(The Fall of Pagoda)的中英文版,2011年將出版張愛玲與宋淇、宋鄺文美的書信集,估計有六百多封。據悉《易經》本是一本書,後分為兩本,上半部《雷峰塔》講述上海童年家庭故事,內容與《私語》、《小團圓》有重複之處;下半部《易經》講述港戰故事,內容與《燼餘錄》、《對照記》也有重複之處。《雷峰集》英文版將於三月出版,出版社已開始徵訂,中文版仍在翻譯中。

卜蒙斯達手邊有一本沈雙主編的《零度看張:把張愛玲熱回歸零度》,剛由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,內收王安憶、韓麗珠、黃子平、也斯、孫甘露、止庵的「看張」佳篇,另有沈雙與梁文道對談,此書正好拉開兩岸三地學院與民間共同努力的「張愛玲年」序幕,好戲陸續有來,「張迷」不愁冷場。

廚房裡的人類學民族志

《廚房裡的人類學家》是台北書展「年度之書」非小說類的入圍作品之一,作者莊祖宜半路出家,她隨夫赴波士頓,遇上劍橋廚藝學院,驚為天人,遂放棄原本已達論文階段的人類學愽士研究,改學廚藝。此書不僅是作者由學廚到成為廚師的記錄,更是作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反省與變化──由沉悶而散漫的博士研究生,變成注重紀律,細節與人情,在學廚中重新學做人。

卜蒙斯達語錄:讀一本書,常常把你引向更多的好書。麥克.儒曼(Michael Ruhlman)本來是記者,跑進美國餐飲學院,同時學習,同時寫書,《大廚的造就》(The Making of a Chef)道盡了廚藝養成的辛苦與專業廚房的倫理文化。

電影《隔代廚神》裡的茱莉和茱莉亞也是半途出家的。茱莉亞.柴爾德(Julia Child)的口述傳記《我在法國的歲月》(My Life in France)也值得推薦,她37歲才學做菜,用十年的時間完成《精研法式烹飪藝術》(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),繼而啟發了三十歲的茱莉,也影響了三十二歲才學廚的莊祖宜。

三十而立,三十歲也可以是人生的開始,一生人做好一件事就好,或去學廚,或去寫書。莊祖宜說廚藝專業是一種特有的文化,廚師則是跨國的民族,那就來看看她與烹飪同志所書寫的「廚房裡的人類學民族志」。

做書店如做人

初讀《我愛做書店──中小書店生存之道》,以為作者是小書店的經營者,後來才知道作者徐智明、高志宏是夫婦檔,在內地七個城市設立了直營店。二人同是做廣告出身,九十年代初期發現廣告書籍不多,便借了二十萬元,開了全國第一家廣告書店。本書即是他們打造自己品牌所得之經驗。

這本書不只是看兩個廣告人如何建立書店品牌,更可供不同行業取經。中小商店都得面臨全球化的問題:因交通、物流的發達,店與店之間的同質化日漸鮮明,位置、品種、規模越來越難以成為某一家店獨有的特色。每間店只能站在被選擇的位置,主動權握在顧客手上。但中小商店不一定沒有反抗之力,徐智明夫婦提出中小規模的書店有兩個法寶:人性化服務和個性化服務。這兩樣又是大規模商家難以提供的。這本書也教卜蒙斯蓮想起淡水河畔的「有河book」(也是夫婦檔),也聯想到「活在書堆下」的羅志華和青文書屋,每間小書店都有它的故事。

這裡引一段書中的說話:「做書店或者開任何類型的店鋪一樣。如果認為只有一種標準和對的開法,恐怕很難在大店林立、小店如雲的市場上找到立足之地。但如果能跳出常規路數,一定可以找到一大堆別人沒做過的事去做,不但不愁立足之地,而且地盤一定不會太小。那些標準之外的辦法,就是個性化服務。」那就很好,開小餐館和小書店是很多役役營營的小人物的夢想,做好一間小店一如做人做事,永遠不應只有一種做法,讓夢想成真,也許對抗平庸的唯一秘訣。

2010 01 17 明報 星期日生活 讀書

獵書周記2 中國崛興 西方終結

趙紫陽的口述回憶錄《改革歷程》讀完了沒有?無論讀了或未讀,杜導正的《趙紫陽還說過什麼?》還是要買的,那是《改革歷程》的補遺。杜導正是前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署長,內地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刊物《炎黃春秋》社長。在趙紫陽近被「軟禁」的十多年中,杜導正、蕭洪達、杜星垣、姚錫華四位趙的老下屬經常探訪趙,正是他們說服並幫助趙紫陽,以錄音方式為歷史留下真實而珍貴的的記錄。 

可以說,要認識今日中國,不可能不了解當年中國的「改革歷程」。那麼,《衛報》專欄作家馬丁雅克(Martin Jacques)的《當中國統治世界》(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)還是要讀的——即使你不認同他所說的「民主並非促進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」,此書在西方引起極大回響,因為那不是「中國威脅論」的老生常談,而是因為此書副題概括了全書題旨﹕「中央王國崛興日,西方世界終結時」(The Rise of the Middle Kingdom an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)。 

馬丁雅克是英國共產黨黨員、已停刊的英共Marxism Today主編,他曾在中國生活,訂閱大量中國書刊,他認為西方人愛吃中國菜而不懂中國文化,不可輕視全球五分一人口說普通話的文化力量,中國是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「文明國家」,有別於西方的「民族國家」,不會像奉行民族主義的西方國家那樣弱肉強食,他更認定中國崛興不光光是經濟現象,最終必然改變了整個世界「遊戲規則」,甚至改寫「現代」的意義。不同意?不要緊,就聽聽他怎樣說,了解一下為什麼西方列強既貪圖中國市場,又害怕中國崛起。 

一部死者的奇書﹕2666 

暫且忘掉Dan Brown的《消失的符號》(The Lost Symbol)吧,較有分量的書評好像都說續集不如《達文西密碼》。要讀充滿驚喜的小說,就記住一本奇書﹕2666,就記住一個死者的名字﹕羅貝托.波拉尼奧(Roberto Bolano,1953-2003)。那麼,2666到底是什麼呢?那就不要猶豫了,去讀書揭謎底吧。 

波拉尼奧出生於智利,六八年隨父母移居墨西哥,二十歲回到智利,投身社會主義革命,後被逮捕,險遭殺害;逃回墨西哥後,發起推動「現實以下主義」(Infrarrealism)詩歌與劇場運動。他的小說《野人偵探》(The Savage Detectives)在美國英譯出版,英語讀者紛紛驚嘆於這本有若《在路上》(On The Road)那樣狂野的魔幻寫實新經典。蘇珊桑塔格(Susan Sontag)稱他是「那一代西班牙語世界中最值得欽佩的小說家」,更有評論家讀了2666,認為波拉尼奧是後現代版的馬奎斯(Gabriel Garca Mrquez,《百年孤寂》作者)。 

這本厚達九百多頁的「奇書」交織了謀殺、懸疑、神秘、黑暗與荒涼,難怪顛倒眾生,它還讓英語讀者認識了一位神秘的德國小說家——阿奇姆博爾迪(Benno von Archimboldi),此君原名是漢斯烈達(Hans Reiter),2666的背景是美墨邊城聖杜麗沙(Santa Teresa),書中三位評論家到那裏追蹤阿奇姆博爾迪。據聞內地推出了中譯本,卜蒙斯達傾情推薦。 

為什麼人人欠債而無人能還? 

財經和經濟學著作充斥書市,卜蒙斯達的忠告是﹕首先忘掉教你發財的書。然而,財經和經濟學畢竟是書市的焦點,不發財富夢,其實還有另類選擇,比如說,英國小說家蘭徹斯特(John Lanchester)的《我欠你﹕為什麼人人欠債而無人能還》(I.O.U.﹕Why Everyone Owes Everyone and No One Can Pay),此書就是以人文關懷的角度解讀全球經濟的爛攤子。 

蘭徹斯特蒐集財經資料,本來是用作小說背景,但他發現金融界的事實比小說還有趣。他同意畢菲特所說的「金融新產品是大殺傷力武器」,它認為貪婪的投資銀行劫窮濟富,毫無公義,於是他試圖運用文學評論的方法,以及笑看蒼生的筆鋒,透視並且解構那些在在影響了全球民生的信貸迷思,以及危如纍卵的銀行業空前大危機。不夠專業?不要緊,他要說的,正是人人都錯信了專家。 

還有一些支持本地小型出版社的推薦,周瑮(本報副刊專欄作者)的散文集《小腳色》,「小說新人生」紅眼的小說集《紙烏鴉》,《鯨鯨詩集:在日與夜的夾縫裏》,「馬經詩人」蔡炎培的最新詩集《水調歌頭》。



2010 01 10 明報 星期日生活 讀書

獵書周記1 一本好書是一種生活態度

卜蒙斯達是bookmonster的音譯,此人的座右銘:一本好書往往是一種生活態度。獵書買書是一種緣分。

寬恕法則:開創第二人生

港人怨氣冲天,是因為不懂「恕道」,不懂恕人,更不懂恕己,好好的讀康妮多明奴(Connie Domino)的《寬恕法則》(The Law of Forgiveness)吧,此書副題是「輸入寬恕的正能量,以及把好東西吸引到你的生活」,好在不說教,也不是心靈雞湯,而是閒話家常,「恕道」其實很簡易,不要再怨了,誰都有能力開創白己的第二人生。


經濟美食學:儉樸,但快樂

美食是人生大事,BBC一向提倡「吃得好些,花費少些」的飲食態度,兩位星級大廚Allegra McEvedy和Paul Merrett 的《經濟美食學》(Economy Gastronomy)無疑是首選,「好吃雜誌」(Good Food Magazine)也輯錄了《101種廉宜吃法》(101 Cheap Eats),兩書的共通點是精神保育,購買食物要精明,烹調要精美,儉樸,但快樂。還有另一種態度,葉一南與大師姐(江獻珠弟子)的《要省 不如不吃2》,第1集在2009書展前後出版,反應很好,才半年又出第2集了。

屏風樓:絕望真相

香港是一個令人窒息的城市?商場大廈比百年古樹高,霓虹燈比星光更璀璨,但我們的生活是否跟隨社會發展而改善了?環保觸覺五周年,推出《圍港:從屏風樓看香港的城市規劃》,港人的怨氣原來跟劣質的居住環境有莫大關係,這本書帶引讀者走進屏風樓的重重圍牆,了解我們在這個宇宙裡唯一的家園,在繁榮璀璨的背後,被重重圍住的絕望真相。

香港史上懸案:結志街 52號

記得《十月圍城》裡由張學友飾演的楊衢雲嗎?李碧華的小說《52號的殺氣》寫的是結志街 52號,那兒有一個告示牌「楊衢雲被暗殺地點」,楊衢雲(1861-1901)是「輔仁文社」社長,致力於「開通民智」、「盡心愛國」,1901年一月十日,清廷派來兩名刺客,向楊開槍……楊死時年方四十。這是一段香港史上的懸案,我們對香港歷史所知不多,那就讀一本小說,重新認識一段歷史。

「地方」和「地方感」

近年西方地理學發展出一套「地方」(place)和「地方感」(sense of place)的理論,提倡認識本土的「地方」,從而重新認識世界。香港愈來愈商場化和連鎖店化了,《上環史》此時推出別具意義,此書是A Sense of Place : Hong Kong West of Pottinger Street的中文版,由專研健康及社會政策的Veronica Pearson博士及香港歷史學者高添強合編。此書所說的是砵甸乍街以西的「地方感」,圖片珍貴,重塑香港身份和香港故事。香港電台亦準備推出電子書《彌敦道百年》,當中有很多珍貴圖片和地方記憶。

穿kenzo的港女:白鴿眼,有品味

錢瑪利的《穿kenzo的女人》「復刻版」面世了。此書是《號外》的城市筆記經典系列之一,有新寫的內容,但繼續係錢瑪莉上身,白鴿眼,有品味。錢瑪莉是鄧小宇的其中一個筆名,她的形象正是七八十年代的「港女」,性格與生活品味與Sex and the City的女子略為雷同,復刻版將舊日時光凝住,也凝住八十年代的生活時尚,意義不在於懷舊,而是回看好東西是怎樣消失的,好讓今天活得不那麼衰頹。

「春減」:獵平書的好時節

各大小書店正籌備「春減」,正是獵平書的好時節,值得期待的新書還有「柴九哥」黎耀祥的戲劇書《戲劇浮生》,寫演戲和戲劇生涯與心得;「紐約才子」葛拉威爾(Malcolm Gladwell)繼 The Tipping Point、Blink、Outliers等,最近出版了新書What The Dog Saw,期待他才華橫溢的微言大義,還有丹布朗(Dan Brown)的《消失的符號》(The Lost Symbol),那是《達文西密碼》》(The Da Vinci Code)的續集,據說丹布朗花了五年時間才脫稿,依然是符號學教授蘭登的故事。

2010 01 03 明報 星期日生活 讀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