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2月7日 星期日

獵書周記6 古巴書展與法國美食末日



沒有人可以準確統計,全球究竟有多少個城市舉辦國際書展,也許只能說,有人的地方就有書,有書的地方就有書展。台北書展閉幕了,二月份最矚目的書業盛事,無疑是古巴國際書展,二月十一日在哈瓦那揭幕,主賓國依然是俄羅斯——剛結束的開羅、加爾各答、新德里等書展的主賓國也是俄羅斯,可見俄國文化實力遍及亞非拉,顯然不比中國遜色。

書展是古巴每年一度的文化盛事,也是古巴這個島國與世界接觸的一個重要窗口。前領導人卡斯特羅(Fidel Castro)喜歡結交文化名人,曾與名作家海明威(Ernest Hemingway)、加西亞.馬爾赫斯(Gabriel Garcia Marquez)、名導演奧利華史東(Oliver Stone)會晤,談文說藝。

今年古巴書展的主題名為「閱讀就是成長」,邀請了二百多位作家、翻譯家和藝術家赴會,其中包括南非的199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內丁.戈迪默(Nadine Gordimer)、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.愛特伍德(Margaret Atwood)。

二月份另一個書市焦點,是二月十二日在洛杉磯舉行的加州古書國際書展,主要展品是曾搬上大銀幕的名著,據說展出精品涵蓋了過去五個世紀的出版與印刷歷史,由十七世紀的莎士比亞(William Shakespeare)到當代作家、《在路上》(On The Road)的作者傑克.凱魯亞克(Jack Kerouac)的絕版書,均可在書展中找到。

獨立書店:巨大的混亂與「尋寶遊戲」

剛結束的台北書展對小本經營的獨立書店多所關注,在大型連鎖書店當道的今日,多少都是一份難得的文化關懷。獨立書店應如何經營?在波士頓附近的小鎮紐頓(Newton),有一家名為「新英格蘭流動書展」(New England Mobile Book Fair)的另類書店,可供參考。

這書店已有五十多年歷史,前身的確是一個以貨櫃車改裝的流動書檔,現址本來是一個工廠貨倉,佔地三萬方呎,正是由於面積巨大,做法與一般書店不同——收到出版社寄來的書,便索性以出版社分類,直接將整箱書堆放在架上,省卻分門別類的人手與成本,表面看來無疑是雜亂無章,而且附近有四家大型連鎖書店,可它的年營業額達到一千萬美元,這就暗合了《完美的混亂》(A Perfect Mess)這本書所論說的一條簡單原理:混亂背後自有一套隱藏的秩序。



《完美的混亂》由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管理學教授亞伯拉罕森(Eric Abrahamson)與科普記者佛瑞曼(David H. Freedman)合著,此書最重要的論點是「愈是整潔,成本愈高」,混亂不等於沒有效率,有時還隱藏了創意。對「新英格蘭流動書展」的經營者而言,混亂意味著節省成本,書籍便可以優惠價出售,對於以獵書為樂的顧客而言,巨大的混亂倒是只此一家的「尋寶遊戲」。

美味天朝淪為快餐之都

這邊廂,香港有兩家食店獲得《米芝蓮指南》列為三星級,生意滔滔,TVB的特備節目《我的2009》其中一集,店主現身說法,不忘感恩;那邊廂,美國著名食家邁克.史坦伯格(Michael Steinberger)的《法國美食末日危機》(Au Revoir to All That: Food, Wine, and the End of France)在台灣出了中譯本,對《米芝蓮指南》彈得樹搖葉落,那麼,《米芝蓮指南》到底是法國美食向上的助力?還是進步的阻力?

史坦伯格以一次法國美食之旅搜集資料,訪問了不少頂級名廚,他的結論是這樣的:在三星級名廚保羅.包庫斯(Paul Bocuse)的餐館裡吃到的午餐,只是「一塊無味的魚排淹在比石膏泥還厚的奶油醬裡,左右兩側塞上黏糊糊的麵條」,他慨嘆美味天朝自居故步自封,當西班牙名廚以「分子美食」的實驗精神震撼世人,法國名廚卻只顧向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」聯署申請將法國美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,卻不知道法國已淪為「美食博物館」。

「慢食」乃世界精緻飲食風尚,法國人卻鍾情於快餐,法國遂成為麥當勞營業額第二高的市場,(第一位當然是美國)。史坦伯格指出,法國僵化的勞動法造成經濟普遍不景,餐飲業因而日趨蕭條,高達19.6%的餐飲增值稅(VAT)更令餐館雪上加霜,食客卻步。

那真是傷透了法國美食迷的心了。法國書評人倒是頗有風度的,含蓄地承認此書「讓人氣憤卻又回味再三」。史坦伯格也不是只彈不讚,他倒很欣賞巴黎近年掀起的「小酒館運動」(Bistronomie),年輕一代廚師都不再迷信《米芝蓮指南》的星星神話,紛紛自立門戶,開設很有創意的小酒館,為沒落的法國廚藝再次開拓生機。卜蒙斯達倒覺得,此書其實也值得號稱「美食之堂」的香港借鑑,事實上,本地餐飲業也是危機重重。

一代人的夢想與徬徨



這邊廂,香港熱論「80後」,不同世代各自表述,年青一代紛紛撰文,為強貼於在他們身上的各式標籤解毒;那邊廂,內地「80後」也靜靜起革命,新世代決意以「80後目光講述80後,80後目光拍攝80後,80後目光研究80後,80後目光解讀80後」,研究長逾兩年,前後動用超過一百人(全是「80後」),完成了《蟻族》這本書,探討一代新人的困境與徬徨。

此書副標題為「大學畢業生聚居村實錄」,由廉思主編,所謂「蟻族」,是指「高智、弱小、群居」的「80後」大學畢業生。《蟻族》呈現了內地當前年輕一代(剛踏入社會不久的大學生)的生活觀念和心理狀態,不乏可供香港互相對照的地方。兩地「80後」同樣面對生活不穩定的問題,教育日趨普及,愈來愈多大學畢業生湧向社會,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,甚或長期待業、失業的年輕人比比皆是,社會回應不了他們的基本訴求,「蟻族」弱小但勤奮,高智而不被認同,他們只好為自己尋找適以生存的位置。

顧城詩說:「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/我卻用它尋找光明」,也許每一個時代都有徬徨的新人類,要為自己尋出路。卜蒙斯達喜見本地的「80後」敢怒敢言,愈來愈勇於為自己訴說愛恨,相信香港新世代對《蟻族》大概會深有同感,了解自己與了解世界可以並行不悖,兩地青年倘能互相借鑑經驗,無疑是有益有建設性的。

向世界呼喊:還—我—童—年



《小玩意》不是指彭羚那首甜到漏的歌曲,也不是指影響一生的婚姻與婚戒,此小玩意不同彼小玩意也,這裡說的是美國現代史家加里.克羅斯(Gary Cross)的《小玩意:玩具與美人童年世界的變遷》(Kid’s Stuff:Toys and the Changing World of American Childhood),此書最近剛譯成簡體中文版,細說玩具的消費社會意義與工業技巧等等,闡明近一百年來玩具的變遷史。

此書有意要為消費社會的享樂主義解除魔咒,19世紀90年代開始出現的藝術及手工藝運動,為「小玩意」注入新動力,重新發起玩具的想像力,老式,家庭製造,材料嘛,俯拾皆是,家中隨手的掃把,碎布片,諸如此類的小東西,均可喚起沉睡已久的童心。

卜蒙斯達語錄:在高速發展的高速時代,我們失去的東西太多了:手工藝和手的觸感、創造力和對物件的愛,還有嗅覺和味覺……從食物到玩具,從書本到生活,只有大量生產的複製品,再沒有獨一無二的「小玩意」了,也許是時候要向世界呼喊:還—我—童—年。

2010 02 07 明報 星期日生活 讀書

獵書周記5 你買書,誰最賺錢?



買書至少有兩大主要途徑,一是到書店買,一是上網買。買書有折扣,在書店買,一般是八折左右;在網上買,可低至六折於七折。那麼,兩者在書市造成的差額是多少?據內地圖書業估計,網絡書店所佔的銷售份額,已逾圖書零售市場的10%,較低折扣令圖書市場平均毛利下降了5%,整個行業損失的毛利約為15億元(人民幣)。正因如此,醞釀了兩年的「圖書公平交易規則」,終於在本月初出台了,最主要的規定是新書網上售價不得低於8.5折。

可以想像,最終的贏家是國營書店,輸家是網絡書店和讀者,民營書店處於兩者之間,只能靜觀其變。在爭議聲中,有不少學者、專家認為,銷書限折涉嫌違反內地「反壟斷法」,而學生是網上圖書的最大買家,對「限折」很有意見。

想起哈福德(Tim Harford)的《臥底經濟學》(The Undercover Economist),當中提出在星巴克喝咖啡,成本不足一美元的咖啡可買2.55美元,誰最賺錢?答案不是咖啡店老闆,而是地主,咖啡店專挑人流旺盛的「旺地」開設,因此,租金很昂貴。

這就是為什麼到書店買書一定比網上購買昂貴。你買書,最賺錢的大概也是地主。本港連鎖書店都開在租金昂貴的旺區或商場,二樓書店要搬到三樓四樓,甚至七樓八樓,影響所及,書市愈來愈帶市儈味,發行商壓低折扣剝削出版商,連鎖書店入書日趨保守,書的壽命愈來愈短,非暢銷書很快被淘汰。

卜蒙斯達語錄:書店畢竟是文化事業,要是過於短視而採取消極態度,最終必然導致消費者的消極抵抗。


《純真博物館》:虛構版vs.現實版


帕慕克(Orhan Pamuk)最新小說《純真博物館》(The Museum of Innocence)正在全球熱賣中,英文版還沒讀完,中文版也剛出版了,帕慕克稱之為「最柔情的小說」,構思十年,寫了五年,故事並不複雜,講述1975年的伊斯坦布爾,紡織廠少東Kemal愛上18歲的Fusun,沒多久Fusun 死了;Kemal於將Fusun 生前觸摸過的所有物品收集起來,整理成一座「純真博物館」,既是紀念一段純真的愛情,也是對老好日子和舊日風物的追憶,卜蒙斯特傾情推薦。

在小說裡,伊斯坦布爾華美而憂鬱如博物館,Kemal跟帕慕克一樣,是戀物癖或戀舊癖,小說恍如追憶逝水年華,涉及「土其耳荷里活」之稱的「葉西爾卡姆」(Yesilcam)的發展史,與之相關的影院、咖啡館,上以及電光幻影的虛構人生。

帕慕克愛逛博物館,他還為這本小說做了一個網站(masumiyetmuzesi.com)上,收錄了他在世界各地博物館的留影。他早前更在伊斯坦布爾買了一幢房子,準備修建成一所現實的「純真博物館」。

《設計的醒覺》與《晚期風格》



已故的也是田中光一是日本設計教父,無印良品的締造者,他的《設計的覺醒》剛出版了簡體中文版,此書所說的「覺醒」,其實不限於設計,還涉及生活的態度和美學,這覺醒過程,正是設計師在日常生活重新認知司空見慣的事物,重新發現的未知的部分,覺醒就是從繁富中了解簡約之美,那才不會在繁囂的生活中迷失,免於因惑,才可以見山是山,見水是水。

在《無印良品考》一文,田中光一告訴讀者,起初的概念是「無品牌」(no brand),其時日本商品大多以英文或片假名命名,他便想:將no brand譯成日語,會是什麼呢?那時正流行「中國風」,有人提出了「無印良品」這四個漢字,最終被採用了。他指出,無印良品有三個特徵:「材料的選擇」、「工序的檢查」和「包裝的簡化」,第一代無印良品充分體現了「物美價廉」,同時開創了簡約的生活美學。



什麼是「晚期風品」?這樣說吧,《小團圓》正好是張愛玲的「晚期風格」。較早時,黃念欣的評論集《晚期風格——香港女作家三論》贏得文學雙年獎推薦獎。薩義德(Edward Said)的《論晚期風格:反本質的音樂與文學》(On late Style: Music and literature Against the Grain)也出了簡體中譯本。

薩義德一直是阿多諾(Theodor W. Adorno)最忠實的追隨者,此書受阿多諾論貝多芬(Beethoven)時提到的「晚期風格」所啟發,考察了大量音樂、戲劇、電影、小說和詩,深入分析藝術家的「晚期作品」,從中探討他們面對不如人生最後階段時,如何「由於時代的錯誤和反常」而使死亡的思考滲入作品中,那是一種「非塵世的寧靜」,「使在美學上努力的一生達到了圓滿」,薩義德的論述焦點集中於「不妥協、艱難和無法解決之矛盾」的「藝術晚期」。

有論者認為,此書副題所說的Against the Grain譯作「反本質」並不準備,譯為「反本性」或「對抗本性」會較妥貼。

2010年是「蕭邦年」,或可理解為廣義的「音樂年」,卜蒙斯達推薦此書之餘,還有「延伸閱讀」,包括薩義徑的《音樂的極境》(Music at The Limits,台灣上月出了中譯本)、《音樂的闡釋》(Musical Elaborations)、阿多諾的《貝多芬:阿多諾的音樂哲學》(Beethoven: Philosophie der Musik,台灣上月出了中譯本)。

喜歡讀哲學書的人有福了




到底是言行必須一致,還是還原基本步:凡人都有或這樣或那樣的毛病,不論是明星、音樂家、詩人、歌人、哲學家……但若在書店看見《行為糟糕的歌手》、《行為糟糕的詩人》,的確不及看見《行為糟糕的哲學家》(Philosophers Behaving Badly)那麼來的叫人好奇,此書乃尼格爾.羅傑斯(Nigel Rodgers)與麥爾.湯普森(Mel Thompson)合著,剛剛出了中譯本。

卜蒙斯達忽然想到:為何很少聽見孔子與孟子誰的行為較糟糕這類的問題?這是國情?此書取消了哲學家的光環,揭露盧梭、叔本華、尼采、羅素、維特根斯坦、海德格爾、薩特及福柯的糟糕行為。哲學家或其他名人到底是否需要為私人生活和言行負責?此書至少曲線地顛覆了大眾對哲家們的既定想法。

喜歡讀哲學書的人有福了,兩位重量級哲學家、思想家巴迪歐(Alain Badiou)和齊澤克(Slavo Zizek)惺惺相惜,合著了一本對談錄——他們面對「哲學能否影響世界」這個基本課題,會怎樣回應?會有什麼答案?Philosophy in the Present(《當下的哲學》)這本書結構正是這樣。此書比起兩人的學術著似乎要簡易得多,也頗為扼要地闡明兩人對哲學的看法。事實上,此書形式貌似對談,但齊澤克照例語出驚人,一開始便說「哲學不是對談」,有齊澤克迷竟說:只此一篇,值回書價。

低碳飲食救地球?

營養師畢李明與醫院廚師徐欣榮合著的《低碳飲食救地球》號稱「全球第一本實行低碳飲食的碳足跡食譜」,此書闡明食物消耗直接影響地球的健康,提倡改吃低排碳量的食物,比之開省油汽車或使用節能燈泡更環保。

此書作品設計四十多道健康環保菜式,盡量採用最無污染的天然有機食材,簡易而快速的烹調方式,既保持食材的色、香、味和營養,也可以能源的消耗和碳排。此一主張,與《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》(SuperFreakonomics)所說的「吃袋鼠,救地球」可謂異曲同工。


2010 01 31 明報 星期日生活 讀書